曾经为了获得对 po 文的绝对控制权,买了虚拟主机,买了域名,买了图床,搭建独立博客。在 WordPress 待了一阵子之后,厌倦了在插件和主题的海洋里遨游,对数量多而又不明所以的配置项无所适从,搬迁到所谓简洁的 Typecho。

搬到 Typecho 后,对于自己写主题模板这件事产生了兴趣,花好多时间去写样式,去适配不同设备,并且发布到互联网上,然后开始不停地修 issue。

而那时写的文字只能说是为了衬托主题的好看而写,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看这些文章的人大多是受主题吸引而来,文章可有可无。

作为动态生成内容的博客来说,Typecho 是优秀的,就是垃圾评论实在不让人省心。当时正巧度过了初三和高三,繁忙的学业中还要抽时间来 block IP、加过滤关键词。而作为后端的 PHP 和 Apache 服务也因为主机商的劣质而时常下线。

然后我更换为静态博客,在本地生成 HTML 文件后 po 到网上,解决了主机不稳的问题。刚开始用的是 Hexo,广大的主题和插件给了我很多方便,可惜最后也是陷入选择过多的迷茫…以及 node modules 地狱,生成网站的速度慢的不行。

这之后更换为 Hugo,基于 Go 的 Hugo 摆脱了 node modules 地狱,生成速度很快。但是每次 po 文还是要用电脑跑一遍,为了节省流量还得再跑一遍 gulp。此外,为了管理图片,每次都得单独上传到图床。上传前还得确认图片体积不能过大,图片上传完了还得自己记下图片的路径。

为了生成网页的方便,这之后我就更换成基于 Dropbox 一站式管理的博客平台 Bitcron。通过 Bitcron,文字和图片都只需上传即可自动生成网页。在手机写文的愿望也基本实现。就是图片还是要自行处理。而且收费不便宜,根本不敢多放图片。


以上一堆有的没的,成了我动身写文的阻碍。因为写一篇文章并不是从头打到尾就收工,你还得压图、传图、发布后确认排版、确认主题样式有没有冲突,偶尔想引入多图并列、点击图片弹框这样的新样式还得自己写。在难得有灵感,但写文欲望不高的时候,这些小因素就直接冷却了写文的心情。

因此我认识到,要专注于写作还是得先排除掉这些因素,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第三方平台。近年像 Medium、简书、知乎专栏这样的平台获得了人气,跟新浪博客、CSDN 之类老博客相比,他们少有或没有广告,设计新潮简洁,可配置项较少,更适合想要写长文而不是想搭配出独一无二的个人主页的用户。简单来说,前者重内容,后者加上推特微博等重的都是个人。

而且根据自己的体验,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时,从搜索结果中找到启发的多是在简书、Medium 这样的平台上的文章,其余的就是 StackOverFlow 了。像那些为炫技而建起来的背景是平铺萌妹子然后鼠标划过去的元素全部会动点击还会发光爆炸的独立博客,写的文章就没啥好看的。


Medium 中文用户没人权,简体中文更加是找不到活跃的人。但我依然选择在这里写字。简书等平台毕竟是大陆公司,还跟创作沾边,在政策环境下基本上信不过。再一个我现在写文都不太在意谁能看到了,因此也不需要平台去分发我的文章(分发了别人也看不懂)。

所以说搬迁到 Medium 简直是自杀式搬迁。首先这里被墙了,再一个要评论或是点赞需要先注册,基本上要得到回应的门槛很高。但是我都不在意了,甚至觉得没有回应更好。我很同意我的一位 W 姓朋友的观点,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平台,面对陌生的观众发表见解,为的不是得到观众的回应或是粉丝的拥护,而是知道自己的想法有被人看到,有人会因此受到启发或惊讶,就够了。

正是这样微妙的存在感,才使我把这些所谓写给自己看的文章公开,而不是全都存到网易云笔记里头。我希望我写的东西能够在我翻查的时候给我一点启发,也能给偶然看到的人一点启示。


以前我是同时经营两个博客,一个博客是贴一些技术上的笔记和游记等等,主要是想当个人主页,写的比较讨好人。另一个博客则是写坏话用的,骂舍友,骂社会。现在既然跑到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我也没必要拆分表人格里人格了,有什么想写的都会写,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因为牵涉到社会上自己的形象而不敢言。

从 2011 年 11 月开始在网络上写长文,其中虽然废话占了多数,但是好东西还是有的。以后有空就会把在旧博客发布的文章重新编辑下发到这里来,搬迁完之后旧博客就都关掉,只留下这里一个地方。


最后简单说下 Medium 的使用方法吧,感兴趣的朋友不管想当作者还是读者都先注册一个试试呗(还支持 Facebook、Twitter、Google 直接登录)。